jbo

jbo茶界观察三:中茶业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知识引路,未来不迷路—东方茶界商学院。本期将为您展开当前国内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些新的特点。

  主要有表现为名优茶开发成为整个茶产业发展的重点,虽然产量只占总产量的17%,但产值比例已超过50%。茶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品牌战路开始在茶业中崭露头角。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成为中国茶业的一个热点,食品质量和生态安全型食品已经引起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茶叶的精、深加工尤其是茶饮料的研究与开尽管起步较晚,却已显现出强盛的发展势头,澘力巨大。

  有60万hm是在1968-1977年间栽植,在当时属“运动”的产物,种植质量极差,另还有相当数量的茶园属于解放前、初的老化品种。以茶农为主体的传统制作方式与加工方式占据茶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其基本特点是:中高档茶、名优茶以手工制作为主,中低档茶、大宗茶以机制为主。由于良种化程度低,田间管理落后,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水平不高,科技对茶叶生产的贡献率仅20%左右。

  8000万茶农中,至少有4000万户平均拥有茶园4分地(266.8m2),谈不上规模效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干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既制约了生产,也影响了流通;缺少中介服务的茶农面对的主要是集市贸易形式的初级市场或不同经济形式的茶叶收购站,不仅不可能参与国内市场大流通,更无法与国际市场相接轨。

  全国茶业的工业产值约80亿元,出口约4亿美元,却有6.7万家初制厂、3000多家精制厂和100多家茶机厂,且大多数企业管理水平差,工艺低级,生产设备落后。1997年全国内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公司只有3家,合计4.6亿元;19家出口公司中,出口金额达1亿美元的只有1家,达7千万美元的也只有1家:全国茶叶出口3.33亿美元,平均每家只有1.7万美元。另一方面,除了少数几个茶区、茶叶出口公司(如浙江、上海)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大部分茶区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没有企业标准,更谈不上按标准组织产销,所以产成品很杂乱,质量很不稳定,成为发展生产、增加销售、扩大出口的严重障碍。

  在国内,千家万户闯市场,品牌多,次品多,假冒伪劣多。在国际上,出口企业相互残杀,低价竞销。由于茶叶行业没有真正的龙头,各经营主体无法站在产业的高度进行预测和筹划,实现自身战略。同时,各主体又不能握成拳头,不得不在低层次低水平上恶性竞争,而不能“自律”,以至出现行业性亏损。

  由于规模不经济,无力大举投资进行必须的科研与开发,茶叶资源利用不足,精、深加工程度不够,高附加值的产品稀少。加之各业主不能开发自身的独特产品或品牌,营销意识不强,措施不力,所以茶叶制品基本上都是初级产品或原料性产品,效益不理想jbo。这反过来进一步制约了茶业的产业升级和利润的提高。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生产、经营管理分割造成产供销严重脱节。茶农的生产缺乏计划,利益得不到保障;企业缺乏明确的方向,盲目经营,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由于各企业规模小,实力差,粗放经营茶业,各自为阵,互不隶属,因而内外反馈不灵,市场的导向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生产成本、交易费用居高不下。此外,中国的茶叶税收也极不合理:茶鲜叶税(农业税)7%,毛茶增殖税13%,精制茶17%,经营环节12%,总赋税达30-40%(还不含各地附加的各种费用),比高赋税的阿根廷高1.5倍,比印度、斯里兰卡高几十倍,与国内其他大宗农产品相比,也是最高。

  jbo

  中国茶业产品的卫生质量标准与国际上比较差距很大,从而带来很多损失。卫生质量包括农药、重金属(铅、镉等)残留量和夹杂物、有害微生物、细菌、食品添加剂含量。欧盟、美国还有继之而来的俄罗斯等国家(地区)先后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卫生要求,甚至近似苛刻的条件也在其中,成为新的技术壁垒或绿色壁垒,给中国茶叶出口造成了极大损害。今年来,已经连续发生了数起遭到退货和要求赔偿事件,应引起国内外业界的高度重视与警惕。

  从茶业服务体系的主体看,没有专门部门和企业从事产业服务工作。总的情况是兼职服务多,专业化服务机构少;服务活动多,有效服务少;准政府协会多,企业化实体少。在大多数服务企业中,一无专门人才,二无服务项目,三无创新机制,四无服务平台和服务手段。由于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产业的人才、科技支持不足,尤其是经营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管理难规范,决策不科学。

  以上从8个点聚焦展开,上文所述的行业痛点您是否有其他想法呢?欢迎留言与私信,东方茶界商学院将持续与您共同为茶人赋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