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o

jbo茶业进出口相关政策一览!茶品牌出口关键点归于何处?

  国盛茶兴,当前中国茶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欣欣向荣的产业背景下,下一个机遇涌动的发展新蓝海,无疑是更为广阔的全球大舞台。

  以国际化视野看待茶产业发展,“说茶”推出“国际茶视野”专题策划,此篇聚焦中国茶的出口问题分析。

  2024年到来,在中国市场中,新的繁花正在盛开。为总结过往经验,把牢方向之舵,茶行业2023“年度成绩单”陆续出炉。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发展也备受关注。

  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1月-12月,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67542.1吨,出口额为173920.1万美元。对比去年,分别减少2.1%和16.5%。从2022年茶叶出口额出现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到2023年出口量额齐减,茶叶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茶叶种植与加工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中国茶叶行业出口贸易短时间内将继续延续出口市场单一,出口结构失衡的发展趋势。中国茶叶国际贸易发展任重道远jbo,茶企是茶叶进出口主体,在这一低迷形势下再添重任。2024年,茶品牌应如何“自处”,助推茶叶更好的“走出去”?

  茶叶出口历史悠久,既是传统优势,也是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茶业。为夯实未来茶产业发展根基,发挥外贸这一关键点位的价值,近年来,茶行业从业者乃至国家蓄力前行,持续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助力茶企开拓新兴和潜在出口市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际环境变动,直接影响到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茶叶出口也不例外。为此,我国加速全球化布局。从整体来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包括降低关税、加强出口信用保险等。这些出口政策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释放外贸增长潜力的同时,推进茶叶贸易发展。

  以总的进出口政策引领为主线,聚焦于茶行业本身可知,近两年,受国际竞争加剧以及各类茶出口普遍下降的双重推动,茶行业严阵以待,出台政策以改善茶类出口情况。例如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3年关税调整方案的公告中,白茶、茉莉花茶新增单独海关税则号,有利于更方便地落实进出口贸易许可管理政策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相关政策的支持,现阶段,茶业仍存在出口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可见,仅将政府扶持作为茶叶出口贸易的护城河是远远不够的。洞察全局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要想从本质上缓解茶叶出口“难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其深层原因。

  政府驱动下的茶叶出口,若缺乏市场内生动力的匹配,也无法实现出口量额的提升。因此,要化解茶叶外贸困境,提升茶品牌自身的实力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茶企如何找准关键,压实主体责任?“说茶”特邀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危赛明,了解茶叶出口存在的根本问题。

  1、如此前出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出现不同程度虚高现象。为应对这一现象,国家正在加强对此类行为的检查和管控力度,促使茶叶价格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茶叶的主销市场集中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比例相对较低,导致茶叶附加值不高,市场份额较低。

  目前,国内销售的茶叶以名优茶为主,出口茶叶则以大宗产品为主,近年来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加工成本和企业成本等普遍增长。而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价格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内,高端的名优茶更受茶人青睐,而在国际市场上,茶叶更多被视为日常饮料。

  透过现象看本质,明晰茶叶出口总体格局后,可以认识到,除原有的国际环境,茶叶jbo外贸大部分受限于成本红利的丧失。茶企作为市场主体,发挥着增强茶叶出口韧性的作用。从其入手,或可开辟出新局面。危赛明指出,与国际接轨是茶品牌出口的关键。具体可分为农残卫生和价格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此前,在第二届茶叶交易会“三茶统筹 茶业振兴”主题论坛活动现场,危赛明便对茶叶出口的整体情况做分析,他表示,近年来,中国长期以来以绿茶出口为主。2022年,绿茶出口量占据了总出口量的83.66%。然而,绿茶当年的出口均价仅为4.44美元/千克,在所有出口的茶类中处于最低水平。从2023年的总体数据来看,这一情况仍然存在,表明绿茶在国际市场上存在jbo较高的竞争压力。

  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绝对优势,其单价低致使出口绿茶收益达不到预期目标,且为时已久。要缓解这一压力存在较大难度。危赛明认为,可以换个思路,走出“路径依赖”。

  我国是世界上茶类最丰富的国家,要实现多种茶类的同步出口,才能够提升茶叶的国际出口份额。

  可以通过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以提升生产效率,借此降低人工成本。例如机械化的鲜叶采摘、自动化的精制和拼配装箱装柜。

  同时,现阶段真正形成规模化的出口茶企还不多,而且大多数知名企业都是国内品牌企业,而茶叶出口企业在规模、价格、品牌等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相对较低。危赛明表示,茶企可以并行地关注To B和To C市场,注重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拓展以及塑造规模化具国际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茶叶出口企业需要取得的资质包括:出口茶叶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和实施以危害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为核心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同时,茶叶生产、加工、储存过程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以及进口国(地区)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可见,在茶叶出口中,农药残留限量是主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一

  就目前来看,仍有很多出口茶叶难以达到欧盟、日本等相关国家(地区)的农残卫生限定标准。2023年9月,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通报中国食品及相关产品有6例,其中茶叶因被检出了农药残留,被预警两次。同年10月,我国出口至法国的白茶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在短期内,茶叶因农药残留问题被通报,这无疑会制约茶叶外贸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危赛明指出,这需要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茶叶的生产过程,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除了备案制和各方面的体系认证,还可以采用植保员制度等,通过对每批茶园使用的农药进行记录和管理,确保安全间隔期得到控制。同时,针对所有原料,包括采摘期的鲜叶、毛茶、成品等,都需要实行第三方检测。

  新时代下,中国茶不断发展,正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受制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茶叶出口面临着新的挑战。多项政策扶撑的前提下,茶行业从业者需要聚焦全球视野,从农残及价格两方面出发,采取多方面举措,持续提升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坚信,在多方的努力下,中国茶必将以世界茶的姿态,持续绽放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