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清晨,年过七旬的章文寿,带领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缓步走上山坡。
远山深处,隐约传来几声鸟鸣。清凉野风,掠过重重林木,万千枝丫,已然泛绿;满目映山红,肆意绽放,泼洒成粉白花海。
“上好的春茶毛尖,只能藏在深山老林中”,老人地道的信阳话中,透露出好茶的讯息。
老人说的“山”,是王母观山。这座山“肩挑”两县,地处光山之南,新县之北,乃两县之界山,因千年道观供奉王母娘娘而得名。
过往的30多个春夏寒暑,章老与这片数万亩的山林为伴。其中,350亩的野生茶园则是他的“心头宝”。
此前,随着章老日渐年迈,这片要行走40分钟山路才能抵达的野茶园几乎与世隔绝,只有资深的茶客偶尔来此采撷。如今,河南蓝天茶业有限公司(下简称蓝天茗茶)接过章文寿的“责任”传承:让这里上好的毛尖春茶走出深山。
沿着蜿蜒的山路,71岁的章文寿开着越野车,眨眼的功夫,便将驱车跟随的记者甩出后视镜。
等待记者的过程中,章文寿“忙里偷闲”,在镇上买了两把锄头,用神秘的语气地告诉记者,采茶的路上有“惊喜”。
车至无路处,一座标记有河南蓝天王母观野茶园的牌子映入眼帘,大字贴在竹编的晒茶筐中,与一座纯竹子搭建的凉亭一起,融入大别山连绵的山脉。
章文寿告诉记者,这,才是前去王母观野茶园的起点——想要达到茶园,还要行走40分钟的山路。
原来,所谓的王母观野茶园,在这片数万亩的山林中,仅占据350亩的“地盘”。参天的毛竹、映山红、杉树及叫不上名字的各类大树、灌木丛,才是这片山林的“霸主”。
“一场春雨之后,前几天踩出来的小路已经不见踪迹。”蓝天茗茶厂长冯备仓说,每一次去王母观野茶园,都是一次“寻路之旅”。
章文寿却告诉记者:“能抵达茶园的路都是正确的路”,他拿出准备好的锄头,在一处土里深挖几下,半颗肥硕的春笋就露出来。一行中的“城里娃”惊呼后,似乎忘了此行的目的,和章文寿一起加入挖笋的队伍。
“这里还有灵芝,还有小蘑菇……”每隔几米的路上,似乎都能给人以惊喜。最后仅剩章文寿“保持清醒”,不断提醒此行目的。
除却路上的小插曲,40分钟的上、下山路,让人感到疲惫。尽管已经70有余,但章文寿一马当先在前开路,他告诉记者, “寻得好茶,就像炒茶,熬得过繁琐的工序,才能称为上品。”
原来,这片野茶园并非真的毫无人工干涉。章文寿回忆,这片茶园为上世纪50、6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有到深山的青年在王母观山中埋下了茶树的“种子”。
“他们走后,这片茶园便荒芜下来。”章文寿告诉记者。此后的小片茶树,成为动物的后花园。风吹走的、小鸟衔走的茶树种子散布四周,不断扩散成如今规模。
抵达茶园后,记者在茶园看到,这里的茶树并非如茶园中一垄垄整齐排列,而是如“散兵游勇”,顺着山势在各处安营扎寨。
“不懂茶的人,说野生毛尖是主打概念,其实不然。”冯备仓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就入职蓝天茗茶,在茶叶行当一钻就是十余年。
冯备仓指着野茶树的嫩叶告诉记者,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野生茶树的树叶远比人工种植的树叶宽。“炒茶炒出来的香味和口感,也要比人工种植的醇厚。”
《茶经》有云:野者上,园次之。意思说,如果茶树种在荒野上,才是上品;而种在园子中的茶树,即使再好,也比荒野上的茶树品质次一些。
冯备仓从科学种植上给予解释,“相同植物吸取土壤的所需成分相同,如果同一种植物连片,必将相互争夺养分,最终都得不到充分发育。”冯备仓指着四周的环境告诉记者,在这里不同的植物组成大的自然生态,它们各取所需,又相互争夺雨露、阳光。“或者说,一杯野茶毛尖中,你能品尝出茶树在大自然中锻炼出来的坚韧生命力。”
如今,类似蓝天王母观野茶园的茶园在信阳极为罕见。据介绍,每名采野茶的工人,一天仅能采摘1斤鲜叶,而往返的路程就需要近2个小时。李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4.2斤鲜叶能出1斤茶,好的鲜叶能达到每斤150元左右。也就是说,1斤王母观野生茶仅原料成本就需要至少600元以上。
“蓝天茗茶制作王母观野茶,实际上成本倒挂,我们更希望这种野生毛尖成为消费者认知毛尖品质的一个窗口。”李建说。
傍晚返程,稀斜的春雨开始滴答,如果天气不放晴,能出深山的野茶数量又将减少。这里的茶树,仍如山中隐士随风摇曳,诠释着jbo平台“野者上”的含义,等待了解自己的“有缘茶客”。(蓝天茗茶官微)